我的領導是不是好?。?/div>
現在又是信息泛濫的社會,很容易聽到各種別人家的案例:
人家畢業一年就拿年薪50萬了
人家拿20個月獎金
人家投資賺了多少錢
人家學了一門什么什么技術就XX
人家從XXX跳槽到XXX,就走上了快車道
對比自身如此普通,自然焦慮不安。
其實所有別人的情況,都看到一部分,很少能看到另一面。
每個人的情況都有特殊的地方,根本不值得完全仿效。
即使你和那些成功人士做一樣的事,也不見得就能取得和他們一樣的成績。 而且不得不承認,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。
二、花更多心思在手頭工作上。
在職場初期,從基層做起是很正常的,踏踏實實把手頭清楚的事情做好, 無非是更花心思在工作上。
我記得卡耐基有一句話,不要看遠處的模糊,要從近處的清楚做起。
很多看上去遠處模糊的事,我們限于自己的認知是不明白的,只能看到表像,如果以此指導自己,是很可怕的,也浪費時間。我們生活和工作都是現實的,只有把手頭的事做好,每天嚴格要求自己,慢慢形成高標準,很多目標慢慢就能實現。
有些人同樣的工作即便是工作了十年,也只不過是熟練工,只是不斷重復前兩三年學到的本領,再也不會精進,離專業人士差很遠,離工作做得很好差很遠。
正如我們天天打字,但并不是說工作了十年的人就比工作了一年的人打字速度快,因為打字對于我們非專業打字人員來說,根本沒有真正投入心思去刻意提高,以至于大部分人只要過得去,就不會再特意去練習,機械的無意識的打十年字水平也不會提升多少。
做其它的工作也是如此。只有真正投入精力去做,刻意練習,才能不斷提高。
三、在做領導之前,先做好員工。
我記得剛工作時,有次到我的一位好朋友家里吃飯,好友家境極好,爸爸叔叔都是政商界名人,我記得吃飯時好友對自己的領導有一些抱怨,她的父親平靜的說了一句:以前的學徒還要自帶糧食,交學費別人才肯教你呢,現在發你工資,讓你學習,被罵兩句算什么?
四、注意改進每一個細小的環節。
就拿上班這件小事來說,你遲到過嗎,一年遲到幾次?
你對加班的態度怎么樣?
說實在的,雖然大家對加班的態度不一,很多人振振有辭,確實有人加班人在心不在,意義不大。
但是,我看到的大部分職場上有成績的人多是上班早到的,也是經常加班的。
有少量例外,真是極少量,根本不具備普通人仿效的可能性。
在職業初期,如果就想得太多,一會兒聽聽這個,一會兒懷疑那個,怎么能定下心來把工作做好?我們不防經常想一想,自己究竟有多大價值可以讓別人占你便宜的,自己吃虧又能虧成什么樣?
很多職場上的疑問,都是怕吃虧,怕投入了沒成果,總想著也許還有別的輕松辦法可以繞過去,但是有些基本能力是職場進階的根本或者是做好工作的基礎,明知道,但是很多人寧愿換工作也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問題。
結果在糾結猶豫中時光流逝,在跳槽回避中日漸平庸……
比別人傻一點,要的少一些,做得多一點。工作做好真的不難。